让中国饭碗里装上优质的中国粮 山东农业大学小麦种质创新团队
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,这个团队荣获第26届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。作为长期奋战在小麦生产和脱贫攻坚一线的小麦育种人,团队带头人孔令让教授始终坚持一点:“只有紧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,才能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,才能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,才能让中国饭碗里装上优质的中国粮。”
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极具毁灭性且防治困难的真菌病害,有小麦“癌症”之称,严重时减产超过50%,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农业问题。但半个多世纪以来,全世界的科学家鲜有突破。
2000年,孔令让和团队成员经过广泛筛选鉴定,在小麦的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发现了抗赤霉病基因。“因为小麦是异源六倍体,所以对小麦的研究难度特别大。只有培育抗病品种,才能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。”孔令让的目标,是培育一个抗病抗逆、高产优质,老百姓乐于种植的小麦品种,让中国人把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。
“为了克隆抗赤霉病基因,仅2016年以来就分析了累计4万余株小麦实验群体,完成了至少30万次DNA扩增实验。此外,对于杂交育种来说,我们每年要在试验田授粉5000余个杂交麦穗,一个麦穗约30枚小花,算下来大约15万枚小花。”孔令让说,“2015年,该基因在国际上被命名为Fhb7。”
最终,他们完成了抗赤霉病基因初定位、精细定位、图位克隆、抗病分子机制解析等工作,成功将抗赤霉病基因Fhb7转移到栽培小麦品种,并明确了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价值。2020年,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科学》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重要学术突破。获得这个成果,孔令让和他的团队用了20年。
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后,孔令让和团队成员没有停歇,通过远缘杂交将抗病基因转移到大批小麦栽培品种,经过多代纯化,培育出“山农48”等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,部分品种已可大规模投入种植。他们将抗赤霉病、白粉病、锈病等基因转移到目前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中,已选育出200余份高产优质、抗病抗逆小麦种质材料,提供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七大农作物育种”专项全国育种利用。
如今,这一团队培养的毕业生在科研创新、乡村振兴、技术推广等岗位上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强农报国的初心,涌现出了“青年长江学者”“青年人才托举工程”入选者等一大批先优典型。代际传承中,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捍卫着“中国碗、中国粮、中国种”的宏伟梦想,正在瞄准下一个小麦新品种开展攻关。
相关阅读
-
让中国饭碗里装上优质的中国粮 山东农...
小麦育种,事关粮食安全。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... -
陕西城固:建成汉中市首个现代化育秧中心
春争日、夏争时。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广袤的田野里涌动着春耕热潮,... -
岚县:开通“码上学习”智慧应用平台助...
近日,岚县教育科技局组织人员技术攻关,将国家中小智慧教育平台中... -
重磅!2022年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...
记者今天从省科技厅了解到,该厅向各市科技局、省直有关部门、各有... -
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:多支社会化机防队...
近日,记者从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农业农村局获悉:该县积极组织多支... -
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苹果花期冻害防御培...
4月6日,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苹果花期冻害防御培训会在该县杨家圪坮...